三个不要忘记 | 三明: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绘就革命老区新画卷
来源:三明市科技局 时间:2024-07-25 10:41

  “这段历史承载着催人奋进的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激励我们铭记历史、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奋进。”7月1日,在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初心公园,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游客讲述“新桥反击战——岭下阻击战”的动人故事。

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

  仲夏时节,走进革命老区基点村岭下村,只见远山如黛,溪水潺潺,村口古民居墙上一幅巨大的“一杯米酒”墙体彩绘格外醒目,“牢记嘱托跟党走”等一条条红色标语随处可见,许多游客走进“三个不要忘记”主题馆、初心公园、游击队员之家等拍照参观。

  时间拨回到1999年7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岭下村,看望慰问老游击队员黄炳茂,调研村里“五通”(通路、通电、通安全卫生饮用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情况。“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回到泰宁县城,习近平同志在调研座谈中殷殷嘱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多年来,三明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发扬老区精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日新月异的三明北部新城

 

  “不要忘记老区”

   ——产业领跑推动高质量发展  

  6月16日,永安市川龙纺织有限公司智慧纺纱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进行着挡车巡回检查、设备维保等工作,全流程智能化纺纱成套装备运行平稳。新建成的慧纺云全流程纺纱优化平台,减少了基层管理人员、操作用工9人,纺纱效率提高了1.2%,年增产108吨,助力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 

永安市川龙纺织有限公司智慧纺纱车间一角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我市围绕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四领一促”工作,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一方面紧盯钢铁与装备制造、竹木、纺织、新型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推进企业机器换工、设备换新、生产换线,做实降本、提质、增效文章;另一方面采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一企一策”扶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上市,推动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做优链条、做强集群、做大产业,加快推进11条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编制完成产业链发展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初步培育形成明溪生物医药、清流氟新材料、泰宁文旅康养、尤溪纺织等“一县一特色”产业格局。今年一季度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7个,总投资370亿元。

上海市与三明市对口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

 

  今年5月,上海市直有关单位和4个结对区负责同志再度奔赴三明,参加上海市与三明市对口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在会后举行的沪明对口合作重点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15个总投资109亿元的项目顺利签约。

2022年5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上海与三明正式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两年多来,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共同推动下,三明抢抓机遇、积极对接,在上海共开展招商活动、推介22场,累计签约项目71个、总投资340.33亿元,三钢闽光智能制造、博悦高技术壁垒药物生产等一批招商项目落地实施。
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开放合作步履铿锵。为支持三明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中央对口支援单位及挂职干部全力以赴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洽谈对口支援事项,争取政策项目支持。一季度,我市争取各类对口支援资金4.2亿元,采购销售农特产品329.31万元。
在新时代背景下,三明市与泉州市积极开展山海协作。双方联合在省内率先出台山海协作实施方案,谋划储备山海协作项目186个,协调推进两地产业协作共兴共融、创新平台协同共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社会事业交流合作、生态文明共建共享,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新的动能。

  “不要忘记老区人民”

  ——红色领航乡村振兴路 

  红旗矩阵的情忆园广场、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的步道石阶、记录嘹亮军歌的催征号角……走进宁化县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一幅红色文化绘就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宁化县淮土镇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全貌

 

  得益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化段)项目的实施,凤凰山村面貌焕然一新,游客越来越多,实现了从“红色资源”到“红色文化”的生动转变。2023年,凤凰山村被列为全国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老区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市牢记嘱托,抓好抓实“红色领航”重点任务,强化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进老区人民福祉,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面貌日新月异,曾经的“路隘林深苔滑”已是“路宽林茂粮丰”,高铁动车飞机直达全国各地。

  道路通,百业兴。我市连续12年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先后实施“镇镇有干线”“乡镇便捷通”等工程,积极推进农村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建设。去年以来,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338公里,永安、泰宁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典型案例。同时,我市推进水利、网络、能源等设施向乡村延伸,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三明段)、城乡供水一体化、天然气管网等项目加快建设。去年以来,共铺设供水管网950多公里,全市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实现行政村以上区域5G和光纤网络全覆盖、乡镇邮政快递网点全覆盖。

莆炎高速公路三明段

 

  传承红色基因,锐意改革创新。聚焦公共服务下沉,我市加紧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全民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体系,推行轮流巡诊、远程会诊等机制,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96.5%,基层诊疗量占比57.6%。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持续抓好薄弱校、农村校整合提升,推行“雏燕”关爱行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等特色做法,全市以“名校+农村校”模式组建总校81所,“总校制”改革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

  党建引领,促进振兴发展。我市创新“跨村联建”“人才回引”等方式,全市成立223个联村党组织,覆盖869个村,实施联村项目1754个,回引选聘1100名退役军人、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在外能人、大学毕业生等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等,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地500多个,推动了沙县小吃、生态茶等特色富民产业加快发展。

 

  “不要忘记‘五老’人员和革命老干部” 

  ——用心用情传承弘扬革命精神 

  三明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全市参加红军、游击队、赤卫队和其他革命斗争人数达9万多人。

风展红旗如画三明

 

  据市民政局资料统计,1984年认定“五老”人员总数为6484人,其中老地下党200人、老交通员369人、老接头户944人、老游击队员2254人、老苏区干部2717人。截至目前,全市尚有健在革命“五老”人员32人,遗偶89人。

  家住沙县区富口镇柳坑村的革命“五老”人员黄大湖今年92岁。他于1932年10月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成为一名交通员。据老人回忆,1947年“马司令”林志群领导的闽西北游击队在富口开展游击期间,黄大湖与父亲为游击队传递情报信件,还将住房提供给游击队员居住。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很关心我们,现在日子可好了。”如今,黄大湖身体硬朗,享受每月“五老”定补和年度医疗补贴,晚年生活无忧。

  怀着对革命“五老”人员的深厚感情,长期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各项待遇,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从1984年起,我市向革命“五老”人员发放定期生活补助,先后28次提高补助标准,如今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990元,发放门诊补助每人每年1000元。我市还多次调整提高革命“五老”人员遗偶的生活定补,从2020年起全市革命“五老”人员遗偶按照革命“五老”人员定期生活补助标准增资部分的50%跟随提标,形成自然增长机制,属全省首例。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增强保护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努力让红色文化成为凝聚三明各方面力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

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

 

  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我市先后建设“三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林畲毛泽东旧居广场、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核心展示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等,率先在福建省出台首部地方保护红色文化遗址的政府规章《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编制完成《三明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和《三明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三明市本土题材红色电影《血战深坑岭》在中影梦工坊三明店举行全国首映礼

 

  保护活化利用,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我市持续打响红色城市品牌,推出红色文化宣传推广系列活动,编写出版了《三明革命史》《三明党史画集》《三明革命斗争故事》《三明重要革命遗址遗迹》《红色三明》等书籍,拍摄了《军号嘹亮》《绝战》《血战深坑岭》等影片,出台《三明市城市形象标识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启动城市IP形象(吉祥物)征集活动,赴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等地开展“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持续擦亮“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城市品牌。

  来源:三明日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