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第一!我市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5亿元
来源:三明市科技局 时间:2025-01-24 08:51

  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活跃度的重要指标。2024年,三明市科技局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扎实推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全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04项,登记数同比增长27.20%,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5亿元,创历史新高达到5.87亿元,成交额居全省第五位,较上年同比增长70.14%,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技术交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加速创新主体培育,激发企业成果转化动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据统计,2024年我市参与技术合同登记的主体共69家,其中参与认定登记的企业主体超84%,且呈现出技术输出主体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和规模较以往逐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如中国机械总院海西分院,年度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0项、交易额1.23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的再突破还得益于我市持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指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14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新增9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输出的基本盘稳步扩大。

  二、出台专项激励政策,促进技术市场更加活跃 

  2020年我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仅3474.09万元,技术市场活跃度不足是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短板,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等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市科技局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大胆走“后发赶超”之路,从“因地制宜、精准谋划”入手,2023年市科技局、财政局联合制定出台《三明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奖补暂行办法》,对技术合同登记按年度总量实行分段奖补,对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认定登记机构予以补助。2024年落实下达省级技术转移机构认定奖励经费10万元,技术合同登记奖励经费24.9万元,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补助经费7万元,通过财政资金撬动激发技术交易市场活力。

  三、加强科技人才培训,优化开展精准服务 

  近年来,我市紧抓沪明对口合作机遇,先后引入上海技术交易所与三元区共建上海技术交易所(三明)创新服务中心、引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合作共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三明分中心,持续强化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吸引更多创新主体积极参与技术合同交易活动。2024年市科技局联合福建海峡技术转移中心及相关沪明共建服务中心,先后举办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宣讲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务高研班等活动,培训技术经纪人40余名,进一步壮大我市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与此同时,市科技局还加大政策宣讲和业务指导,将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具有区域优势领域企业作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的重点,会同市科技信息研究所以及各县(市、区)科技部门组织专干力量上门走访对接,指导企业规范技术交易活动,做到应登尽登,深入挖掘技术合同潜力,提高技术合同登记质量。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围绕成果转化、技术交易、需求攻关等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精准对接渠道,保持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量质齐升,同时紧抓京明科技合作、沪明对口合作、泉三新时代山海协作等机遇,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促进更多优质成果项目在三明落地转化,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