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遍布田野——科特派扎根基层见闻
来源:三明市科技局 时间:2024-04-22 11:33

  让畜牧业常新 

  “70后”的魏国桢,连续六年被选聘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经多年来的努力,他发表论文17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项。

  在科特派工作,像他这样连续干的,还真不多。魏国桢带领本行业科技特派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查问题、送技术、解难题,积极对接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科技厅专家,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和专家服务基地,通过与专家线上线下互动,构建起服务生产一线牢靠的技术支撑网格。

  畜牧业是传统养殖产业,有人称它是又脏又累,且吃力不讨好的活。魏国桢却爱上了这个行业,他带着技术团队推广畜牧“五新”技术,开展养殖技术跟踪指导服务,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创优。6年来,开展集中授课28期、现场培训68场,培训养殖户2352人次,接受咨询服务数千次,及时解决诸多养殖技术难题,实现养殖增效、农民增收。

  蛋鸡养殖看似简单,却包含复杂的生产和销售环节。魏国桢先后推动5家生态蛋鸡养殖项目落地清流县,实现清流县现代蛋鸡养殖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目前全县5家蛋鸡企业存栏蛋鸡205万羽,产值超4亿元。

  清流县镇源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一肉制品、禽蛋加工企业,企业处在技术提升的关键时期,在魏国桢等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展技改提升,建成2条自动化禽制品生产线,从小作坊壮大成为年产1500吨禽制品加工企业。

  技术传帮带,是科特派的拿手活。细算起来,魏国桢组建起一支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队,带领和指导31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课题研究,深入挖掘养殖技术需求和困难,推动全县67家畜禽养殖企业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福建省科技厅、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开展“校(院)企合作”,多项科技研究取得进展和突破。他的足迹遍布当地的养殖基地。

科技特派员魏国桢在福建省鑫丰强农业有限公司指导标准化蛋鸡舍建设

 

  陪辣椒生长 

  与辣椒零距离接触的科特派,这是周华对自己的称谓。

  辣椒看似普通,种植技术却颇深奥。宁化县的传统辣椒种植比较粗放,2016年至2019年周华对宁化牛角椒品种提纯复壮试验,至今已经提纯复壮5个优化品种。

  特色农产品需要新技术的加持,2015年至2019年她参与选用薏米新优品种应用推广,推动宁化县薏米特色产业的发展,选用薏引一二号较具优势的薏米品种,进行试验种植,品种产量分别比翠薏一号增产28.13%和19.08%,食用品质均优良。

  甘薯的种植又牵动了周华的神经线。有人帮她做了总结,她研究出甘薯高效套种模式,通过开展套种甘薯的试验,确定了甘薯的高效套种模式。当年推广种植600亩、新增产值约36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辣椒的新品,如何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极为关键,周华通过进行朝天椒新品种“翠椒1号”不同栽培密度的技术推广,明确了栽培密度对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当年推广种植2000余亩,近年全国推广5万余亩,新增产值约1300万元。

  科特派的付出,来自田野的实践经验,反哺了科特派的科研工作,周华在国家级、省级以上CN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3篇,其中独著6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编写企业标准3项。其间承担编写调研报告5项,为宁化县的经济作物发展提供了对策和参考。

  行万里路,对科特派来说,又是一件更为不易的事。在服务本乡本土的同时,周华不远万里,于2023年秋天作为首批福建省科技特派员(闽藏协作)入藏服务,对接西藏昌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八宿县农业农村局2个单位大棚温室蔬菜种植的科技指导服务。那段日子,也成了她科特派生涯中最为难忘的时光。

科技特派员周华(中)在对比“翠椒一号"辣椒的生长情况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